眼睛乾澀疲勞,就是「乾燥症」上身

中醫:搞懂乾燥症、乾眼症,藥膳茶飲改善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醫師,我眼睛乾澀疲勞,是不是得到了「乾燥症」了?一到秋冬季節,容易常見眼睛乾澀的狀況,尤其是銀髮族、過度使用3C的族群,更是高風險族群,但是乾燥症和乾眼症的差別在哪裡?中醫有什麼緩解的方法,讓中醫師為您解析。

眼睛乾澀疲勞,就是「乾燥症」上身?中醫:搞懂乾燥症、乾眼症,藥膳茶飲改善

乾燥症是自體免疫風濕疾病,症狀以全身性乾燥為主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乾燥症是自體免疫風濕疾病,侵犯外分泌腺體造成慢性發炎,好發在女性,症狀以全身性乾燥為主,像口乾舌燥、口水減少、視物不清、眼睛乾澀有異物感,鼻、咽、喉、氣管乾癢,皮膚甚至外陰部都有乾癢的狀況等。乾燥症影響的範圍較廣,中醫認為是是全身性臟腑陰質的缺乏,造成化熱發炎。

乾眼症又稱為乾燥性角結膜炎,症狀侷限在眼睛

至於,乾眼症又稱為乾燥性角結膜炎,是眼科常見的疾病,約有10-15%左右的人患有此疾病,男女性罹患比率差不多,症狀侷限在眼睛,眼睛有刺痛、灼熱感,有時會造成視物模糊、畏光、眼睛疲勞等。乾眼症的成因是老化、過度使用、維生素A缺乏、藥物影響,使眼睛淚液分泌不足,另一種造成乾眼症的原因是,眨眼次數過少造成角膜不平滑,而使眼淚分布不均勻。因此,中醫認為是全身津液過少,或分布不均勻造成眼睛局部乾澀。

賴博政中醫師表示,乾燥症是全身性的疾病,中醫認為是臟腑陰質虧損,造成局部化熱,清竅失養,改善乾燥症須從補充本臟的陰質,以肺、腎兩臟腑為主。而乾眼症除了津液分泌不足外,分布不均勻也必須加以考量,中醫理論強調「脾主運化水液,肝開竅於目」,然而,「腎主水,又是先天之本,肝腎同源」,因此,特別重視脾、肝、腎三個臟腑的協調。

乾燥症是全身性的疾病,中醫認為是臟腑陰質虧損,造成局部化熱,清竅失養,改善乾燥症須從補充本臟的陰質,以肺、腎兩臟腑為主。

針對有乾燥症、乾眼症的患者,賴博政醫師中提供以下兩種不同的藥膳與茶飲,幫助兩種不同疾病做調理:

乾燥症的患者,表現以肺腎兩臟陰質不足。

肺腎陰虛:口乾咽燥、聲音嘶啞、腰膝酸軟、盜汗潮熱、舌紅少苔。

【乾燥症─冰糖銀耳百合湯藥膳】

材料:鮮百合1兩、白木耳5錢、冰糖適量。

作法:

1.將百合洗淨後切碎,白木耳溫水泡軟,後撕成小塊。

2.將百合、白木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主至熟透,白木耳軟爛熟透尤佳,再放入適量冰糖即可飲用。

乾眼症推荐飲用桑葉枸杞養肝茶飲。

乾眼症患者,本身眼睛乾燥,肝腎陰虛的體質。

肝腎陰虛:視物模糊、皮膚爪甲枯槁、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乾眼症─桑葉枸杞養肝茶飲】

材料:桑葉、枸杞各3錢。

作法:

以500c.c熱開水沖泡飲用。

功效:桑葉入肺肝經,清肝明目,潤肺止咳,枸杞也具補肝腎明目之功用。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