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
中醫診斷學名詞。醫生手指所感受到的脈搏跳動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關係密切。如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脾統血,肝藏血,腎精化血等功能變化,均可導致脈象的改變,故不同的脈象可反映出臟腑氣血的生理及病理變化。
(一)脈位:
脈位是指脈動部位的淺深。當外邪侵入機體時,邪在肌表,脈較浮;外邪深入于裏時,脈較沉;內傷雜病脈位多不浮。
(二)脈率:
脈率是指脈搏頻率的快慢。脈率的快慢與病性、情緒、運動、飲酒、睡眠等因素有關,發熱脈數,陽虛脈遲,情緒激動、運動、飲酒可致脈率加快,睡眠則使脈率減慢。
(三)脈形:
脈形是指脈動的軸向長短,徑向的粗細等形態。脈形主要與血管的充盈度、脈搏搏動的幅度及緊張度等因素有關。
(四)脈勢:
脈勢是指脈脈搏應指的強弱、流暢等趨勢,與心臟收縮力和外周阻力有關,同時也與全身氣血盛衰有關。
(五)脈律:
脈律是指脈動週期間隔時間的規律性。在常見脈象中脈律不規則的脈有結、代、促、澀、散等。(新浪中醫)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