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調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

肝脾不調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

 

在泄瀉病中出現肝脾不調證,其病變特點為:平素常有胸脅痞悶,噯氣食少,每因情志引響,憤怒、抑鬱或精神緊張之時,即發生腹痛泄瀉。此乃脾氣素虛,或素有食滯與濕邪,每因情志傷肝,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脾失健運,水穀不化所致。

 

正如《景岳全書‧泄瀉》篇曰:“凡過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脅痛病中亦可見肝脾不調證,其脅痛表現以脹痛為主,疼痛走竄,疼痛每因抑鬱或惱怒之時出現或加重為特點。其疼痛乃由肝失條達,氣機不利,疏泄失職所致。日久肝氣乘脾,除有脅脹痛外,尚可有食少納呆,面目虛浮,肢困無力等症狀。治宜疏肝理氣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酌加健脾藥物如茯苓、白朮等。

 

如臌脹病中出現脾脾不調證,臨床表現偏重於氣滯濕阻,故以腹大,按之不堅,腹皮繃急,脅下脹滿或疼痛,小便短少,食少納呆,食後作脹,噯氣不爽,苔白膩,脈弦為特點。正如《沈氏尊生書‧腫脹源流》曰:「臌脹…或由怒氣傷肝,漸濁其脾,脾虛之極,故陰陽不交,清濁相混,隧道不通。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故其腹脹大。」

 

本病亦可由感受濕邪,或飲食不節,飲酒過度致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水濕蘊結化熱,濕熱留於中焦,脾虛濕盛侮肝,肝氣失於條達,遂致氣血凝滯,脈絡瘀阻,漸成臌脹。

 

《景岳全書‧積聚》說:「若飢飽無倫,飲食迭進,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餘滯未消,乃並腸外汁沬,搏聚不散,漸成癥積矣。」治宜疏肝理氣,除濕散滿。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合胃苓湯(《丹溪心法》)。

 

腹痛病中之肝脾不調證,以食少納呆,脘腹脹悶,痛引少腹,攻竄不定,隨情志病痛加劇,得噯氣或矢氣則其痛可減為主要臨床表現。此由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所致。

 

《景岳全書‧心腹痛》云:“痛證當辨有形無形。無形者痛在氣分,凡氣病而為脹痛者,必或脹或止,而痛無常處,氣聚則痛而見形,氣散則平而無跡,此無形之痛也。但宜順氣,氣順則痛自癒。”治宜疏肝理氣。方用柴胡疏肝散。

 

再如婦女月經不調病中之肝脾不調證,其病特點為:經期或前或後,經量或少或多,經行不暢,色黯有塊,胸脅乳房作脹,小腹脹甚而痛,多伴有煩躁易怒,食少納呆。此亦由情志,或惱怒傷肝引起肝氣逆亂,疏泄失職,衝任不調;肝鬱乘脾,脾虛不能統血,血海溢蓄失常而致。治宜疏肝健脾,養血調經。方用逍遙散(《和劑局方》)。

 

帶下病中之肝脾不調證,則以黃帶綿綿不斷,稠粘臭穢,或流黃水,或挾血液,陰中灼熱或陰部痛癢,且伴有口苦咽乾,心煩易怒,胸脅脹滿,腹脹便溏等為主要表現。此因煩躁多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脾,脾失運化,濕濁內生,濕熱鬱久化熱,濕熱下注損傷沖帶而致。亦有因脾虛濕盛,反侮肝木,肝氣鬱結化熱,濕熱下注所成。

 

正如《本草經疏‧婦人門》曰:“白帶多是脾虛。蓋肝氣鬱則脾受傷,脾傷則濕土之氣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輸為榮血,而下白滑之物矣。皆由肝木鬱於地中使然耳。法當開提肝氣,輔助脾元。」治宜疏肝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

 

肝脾不調證多發於女性。多因情志而致肝氣鬱結,臟腑功能失調,所謂“百病皆生於氣也。」患者平素情志抑鬱,或煩躁易怒,疾病的發生、發展常與情志變化有關。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統血、主運化。肝鬱氣滯,則血液運行不暢,可引起血瘀。或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血液溢於脈外留而不去,亦可形成血瘀。從而出現刺痛,腫塊,出血,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等症狀。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