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用文字遊戲,正當化自己的行為。 關說和關心差在哪裡? 道德的標準可能因人而異嗎? 原來,道德觀來自父母對你說的故事。
一個在調查局做事的學生想出國念書,回學校申請成績單,順便來看我。我不解:高薪又本行的工作,為何要放棄?他說,每天上班都很迷惘,看到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明明收賄,卻硬拗是捐獻,非要等到證據擺在面前,才要認罪。他不知道關說和關心的差別在哪裡,也不懂道德的標準怎麼可能因人而異?
這是好問題。道德是個抽象的觀念,它是社會全體的共識,所以有識之士常為社會風氣淪喪而憂心。
美國安隆前財務長法斯陶(Andrew Fastow)一直認為他是依法行事,不應該坐牢。直到有一天,他與兒子閒談時問到:父母准許兒子開車去參加派對,條件是不准「喝」酒。那麼,如果朋友給他啤酒口味的口香糖,他既沒犯規又可以吃到酒,可以嗎?
孩子毫不猶疑地說:不可以,重點是不能碰酒精,用什麼方法不重要。剎那間,他了解他為什麼錯了。而現在,就是有太多人用文字遊戲或藉口,來正當化自己的行為,忘記了原則。
每個人都有道德,它雖然抽象,在大腦中,卻可以看得見。當出現道德兩難的問題時,大腦前額葉皮質、角迴、後扣帶迴及杏仁核都會活化起來,這幾個地方正是大腦做複雜思考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是前額葉皮質腹區,這裡受損的病人,無法做出符合道德標準的決策。
但是我們有興趣的不是道德在大腦的何處,而是如何形成道德觀念。有個理論認為:道德就是小時候社會化歷程所形成的良知。小時候做壞事,會被懲罰,懲罰會形成恐懼制約,下次再想做壞事時,主宰內臟運作的自主神經系統,會使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這個感覺使你不去做壞事。
這個理論有趣的地方是,它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不認為逃稅或侵權下載DVD是犯罪,因為父母不曾因為逃稅、偷偷下載音樂或電影懲罰過你,你沒有恐懼制約,也就沒有內在的不安感覺來阻止你了。
研究發現香港大學的學生九四.二%非法下載,也的確有人在報稅時,把可抵稅的捐款多報一點,只捐一百元卻寫成兩百元。由此可知,父母的管教非常重要,古語:「忠臣出孝子之門,」孝順也是要教的。但是以前中國的父母大多不識字,為什麼能教出一批批抗戰時,為國犧牲的青年呢?
研究發現,小時候聽的故事會形成孩子的價值觀,因為在聽故事時,孩子會化身為故事的主人翁,而父母講的多半是中國傳統戲劇忠孝節義的故事。入學後,他慢慢知道什麼叫「名垂千古」、什麼叫「遺臭萬年」,道德就是在這些故事中逐漸形成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人要教才會辨是非,所以清末張謇在南通辦學時,主張先師範、後小學、再專業,堅持「首重道德,次則學術」,學術不可不精,但道德尤不可不講。「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永遠無法填補道德的空白,」談教育,不可本末倒置!(作者洪蘭: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