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逼迫和尚吃肉

談起農民起義,我們腦海中可能最先浮現的是陳勝吳廣起義,又或許是太平天國運動,也或許是義和團運動。但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十次偉大的農民起義活動,包括陳勝吳廣起義、赤眉起義、黃巾起義、瓦崗起義、黃巢起義、紅衛巾起義、李自成起義、張獻忠起義、太平天國運動以及義和團起義。

今天我們所要瞭解的是在明朝末年人聲鼎沸的張獻忠起義。瞭解在明朝末年時期,張獻忠是如何被逼無奈走投無路走向起義的?在起義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事情?張獻忠又是如何處理的?讓我們今天就走進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明朝末年的歷史背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明朝就在中國的歷史上應運而生。明朝也經歷了由盛轉衰的階段,在1421年明朝的繁榮狀態可以用空前絕後來形容,國力強盛,國家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在歷史上也被稱之為永樂盛世。但在明英宗在位時,因為大興土木,明朝開始了由盛轉衰的階段。

張獻忠的起義就發生在明朝末年階段。此刻的明朝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階段。因為繁重的徭役和賦稅,農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明朝末年在多地爆發了農民起義。比如在崇禎三年李自成起義,成為農民軍隊的領袖,並且在整個農民起義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外,還有大西政權等現象的爆發。明朝不僅內部面臨著多地的農民起義運動,同時,與外部的關係也不太和睦,常年處於征戰的階段,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常年征戰,導致明朝國內經濟空虛,內憂外患的生活,加速了明朝末年的滅亡。張獻忠的農民起義運動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誕生的。

相輔相成的農民起義運動在明朝末年階段,有兩場農民起義運動是在該階段發生的,這兩場農民起義運動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同時也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兩場農民起義運動就是李自成農民起義運動和張獻忠農民起義運動。這兩場農民起義運動在其誕生之初都是為了推翻政權,減輕賦稅和徭役,解放農民苦命的生活。農民起義誕生的初心是好的。而這兩場農民起義運動相輔相成,相互配合,聲東擊西,最終攻進了崇禎帝所建立的北京城,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但這兩場農民起義運動的手段卻是不同的,李自成的農民起義運動在後世的評價中都是正面效果大於負面效果的。因為李自成在其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分田地給農民,站在農民的立場上想問題,為農民最大可能地謀取利益,保障農民的些許權利,所以在後世的評價中,對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有很高的正面評價。

與此相反的是張獻忠的農民起義運動,張獻忠在整個農民起義的運動中,喜好殺戮,在後世的評價中稱張獻忠是殺人如麻的狂魔。雖然張獻忠所帶領的農民起義運動最終推翻了明朝政府的統治,但其推翻的手段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所以在後世的評價中,對張獻忠的農民起義有較多評判,各位學者的看法也都不一致。

傳聞軼事——逼和尚吃肉據相關史料的記載,張獻忠的農民起義運動起始於陝西,據傳在從陝西出發,率領部分農民向西南方向攻打時,來到了重慶地區。在這個地方,張獻忠又開始了殺人如麻的作戰方式,在張獻忠正準備大開殺戒屠城的時刻,在城樓底下遇到了一位老和尚,這位老和尚阻攔了張獻忠的屠城手段。

因為在作戰的過程中,一路高歌猛進,幾乎每場戰役都勝出了。張獻忠在此刻就有了捉弄人的想法,為了滿足自身的惡趣,張獻忠對老和尚說,讓他不屠城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老和尚答應他一個條件,那就是讓老和尚吃肉,否則他還是會繼續屠城。老和尚此刻陷入了兩難的境界,如果答應了張獻忠的要求——吃肉,那就讓自己陷入了不仁不義的境況。但如果不答應張獻忠的要求,眼睜睜地看著著張獻忠屠害城中的百姓和將領,這是自己內心所萬萬不想看到的。老和尚猶豫不決,一方面是自己心中的道義,另一方面是全城百姓的安危。

老和尚在此猶豫了好久 ,最終理智戰勝了自己的情感。他選擇破掉自己一直以來的齋戒,在張獻忠的面前吃肉,用自己吃肉的方式,挽救了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這個故事被後世所源遠流傳,在和尚吃完肉之後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祖一直是向真善美方向引導人們的,所以老和尚認為佛祖對於他吃肉的這種現象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自己破除齋戒挽救了全程百名百姓的安危。這種大義的行為在佛祖的眼中是真善美的。

張獻忠看到和尚吃肉之後,也就答應放掉全城百姓的生命,不屠城。但此刻的張獻忠還是不忘諷刺老和尚一番,說:世人不過如此,還以為有多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不過如此而已。但張獻忠又哪會明白呢?有些東西並不是我們不可以破戒,而是有些東西是要守護的。留在心中最真善美的東西,才是我們值得保護和守護的。

老和尚雖然破除齋戒,但佛祖仍然是他內心最純淨的守護。而且在老和尚的認知中,佛祖也一定可以原諒他的行為。就正如濟公所言:世人笑我皆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這應該也是老和尚心中所想吧!

結語:張獻忠的農民起義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速了明朝政府的滅亡,但其手段和方法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張獻忠在農民起義過程中的荒謬手法,眾人都所不齒。逼迫和尚吃肉的手段更是讓我們不可理喻。但卻留給了我們深刻的思考。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底線並不是不可以突破的,而是要在權衡利弊中做出最佳的選擇。

要兼顧自己的情感與理性,兼顧道德和法理,將自己的底線永遠藏於自己的內心深處,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守護自己的底線,不畏強權,敢於作鬥爭。但也懂得靈活用腦,善於變通,既守護了自己的底線,也完成了自己的目標,這樣何樂而不美呢?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