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諸比丘們都感到不解與好奇,便請教世尊:「舍利弗在過去世做了什麼,而感得這世聰明利智,證得無疑惑智的果報?」
佛陀告訴比丘們:「過去世所造作的善惡業,果報都會回到自身。現在我就為你們宣說舍利子前世所作的種種,以及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
過去在一處村落,有位婆羅門,娶妻不久便生下一個兒子,沒幾年又生了一個女兒。這對兄妹日漸長大,父母生病,都往生了。那時兄長因為遭遇父母喪亡,想要前往山林隱居,便帶著妹妹一起住到山林裡,以採拾花果維生。
比丘們,大黑蛇有五種過患,一者多瞋,二者多恨,三者作惡,四者無恩,五者利毒。一般女子也有這五種過患,一者多瞋,二者多恨,三者作惡,四者無恩,五者利毒。為什麼說女子利毒?因為女子多懷有貪愛之心。
如那位妹妹長大成人後,貪愛五欲的心漸盛,便對兄長說:‘我現在不能只靠著吃花果維生,我想到人們居住的地方乞求飲食。’愛護妹妹的兄長,只好帶著妹妹走出山林,到一戶婆羅門家乞食。
兄妹倆齊聲叫喚,屋主應聲出來,看見他們就問道:‘隱居的人也有妻子嗎?’兄長回答:‘她不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妹妹。’婆羅門又問:‘你的妹妹已許配給人了嗎?’兄長說:‘沒有。’婆羅門就說:‘既然如此,何不將你的妹妹許配給我?’兄長回答:‘我們已遠離貪愛的染法。’
妹妹貪愛五欲,馬上對兄長說:‘難道要我一直在山林裡,只食用花果維持生命嗎?我實在不能再忍受這種生活,你將我許配給這位婆羅門吧!希望哥哥也離開山林,在人群中生活。’兄長告訴妹妹:「我實在不想將你嫁給婆羅門,不過既然你有了貪愛世俗的心念,就依你所願吧。」
婆羅門知道了妹妹的心意,將她帶入家中會見宗親,娶為妻子,並對兄長說:‘你可以跟我們一起住,我另外為你準備一個房間。’兄長說:‘我不求五欲之樂,只好樂出家修行。’妹妹說:‘希望哥哥答應我一個要求,才能隨你的意願。’兄長問:‘什麼樣的要求?’妹妹說:‘如果你證得勝果,一定要回來看我。’兄長說:‘好的!我會滿你所願。’即便離去,找到了一位隱士,隨他出家。
兄長由於過去宿世的善根深厚,無師自悟三十七助道品,而證得獨覺,心想:‘我曾答應妹妹,成道證果後要去見她,現在應當前往。’隨即以神通力來到妹妹的住所,飛上虛空,展現神通,上身出火,腳下出水,千變萬化,然後從虛空縱身而下。
妹妹見到兄長所展現的神通,立刻伏地頂禮說:‘哥哥雖然已證得如此殊妙勝德,不過仍然須要靠飲食滋養色身。我想供養你以培福,希望你住在這兒。’兄長對妹妹說:‘你不該自作主張,應當詢問丈夫的意見。’
妹妹即刻入內告訴丈夫:‘我哥哥出家,已證得無上妙果,世間第一。如果你答應的話,我想供養哥哥三個月的飲食。’丈夫回答:‘你的哥哥就算不出家,我也願意供濟他的生活,更何況他已出家,又是證得殊勝果位的聖人,就隨你所願,供養他三個月。’
三個月中,妹妹以種種上妙飲食供給兄長。很快地,三個月就滿了,她又供養兄長上等的白氈、刀子及針。兄長便以刀子割截白氈,刀子非常銳利,迅速裁割了白氈,妹妹看見,便長跪發願:‘願我的根性猶如此刀,思考迅速猛利,乃至未來際,能成就敏銳的智慧。’
兄長又繼續縫刺白氈,由於他善用針線,縫刺無礙。妹妹見後更發願:‘願我從今起,乃至未來,智慧猶如此針,通達無礙。’」
佛陀告訴比丘們:「那位婆羅門的妻子就是舍利弗的前身。由於她過去恭敬地供養獨覺聖人刀子、針以及白氈等,又廣發誓願,因此能在今世獲得智慧第一。比丘們,作惡必有惡報,行善必得善報,這因果的道理,你們應當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二》
省思:
經云:「知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一種真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果報的呈現,所以人的一生,或成功、失敗,或富貴、貧賤,絕非偶然。佛法的因緣果報之理,並不是聽天由命,而是要我們建立正確的知見,正視因果,深信因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如此即使遭遇不如意,也不會埋怨、煩惱;獲得勝報榮譽等事,也不會心生憍慢。積極地從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法,於解脫道中精進努力,必能得到解脫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