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正元法 補中強腎

中醫正元法 補中強腎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漸進性惡化性疾病,如何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成為治病的關鍵。黑龍江哈爾濱“振國中醫內科疾病研究所”的程振國認為,延緩腎衰竭要用中醫辨證的方法找準病根,以“清伏邪”法減少致病因子的產生,並以“化濁毒”法來恢復腎臟功能。

腎臟是生命五臟之源,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氣、司生殖、主骨、生髓、蒸化排水液。腎臟的功能分為陰、陽兩方面,謂之“腎的陰陽開闔調和”。“開”則腎臟排出人體的代謝產物及毒素,“合”則收藏五臟之精。

現代中醫治療腎病的名醫大家,對此階段的腎病治療有明確的論述。南京的鄒雲翔前輩,鄒燕琴老師提出“顧護中氣,以後天養先天”,“補先天之陰是奇談,以後天之陰養先天之陰是捷徑”。北京的時振聲前輩亦提出此階段“腎之陰陽兩傷,氣血俱虧”。程振國把當代名醫大家治療腎病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治療中,將腎生理性喚醒,調整到最佳狀態,這一治療法稱之為“正元法”。

“正元法”的臨床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調腎開闔法,用巴戟、山茱萸;二是陰陽互生法,用何首烏、菟絲子;三是調腎的陰出陽入法,用玄參、菟絲子等十余種中草藥組方。通過調整脾腎的生理關係達到“補中強腎”,對腎功能恢復大有好處。

程振國在常用中藥中找出16味能符合這三條要求的中藥,再經篩選後確定6味,經臨床使用後發現兩味效果較好。之後經不斷的調節藥品劑量,找出了兩味藥品的最佳配伍比例,其中一味調腎陽,一味調腎陰;兩藥合用則使腎的陰陽相守,開闔暢達,進而激發、喚醒疲衰的腎臟氣化功能,以達到恢復腎臟功能與人體生理活動相互調和的敏感性、穩定性。

“正元法”治療腎衰竭,正是根據中醫將腎為維持人體生命元氣之根的理論,以“清伏邪、化濁毒、疏利氣血,舒通脈絡”的方法消除病理產物,從而達到清源之功。並借用補脾調腎而強腎,進而達到腎之陰陽相守、開闔暢敏,延緩腎臟功能的衰竭。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