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為後天之本

脾胃為後天之本

 

為什麼中醫談到胃經,不單講胃,往往是「脾胃」並稱,二者互為表裡?還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水穀之海」?

 

其實,一個脾胃功能健全的人一定是精神很旺盛,氣色好。因為脾統血,血液的造血功能好不好與脾胃有關。消化不好怎麼統血?根本就談不上吸收,所以「脾胃」一向並稱,兩個是表裡關係。

 

唯有胃消化良好,脾才能造出血。因為我們所吃的食物要經胃消化,再經由脾吸收,然後脾才能把它造成血,所以說脾胃都是後天之本。所以脾胃不好,便很難擁有健康的身體。

 

檢測四種症狀 看脾胃健康

 

胃口吃多少

 

一般說來,如果消穀善饑,就是吃得很多,又很容易餓,那是胃火的關係,表示脾胃功能不好,有火。有一種人剛好相反,他吃不下,吃兩口就沒胃口了,吃多了還吐,那可能就是胃寒。換句話講,是脾胃功能不好,才有胃火或胃寒;脾胃功能要好,吃什麼都是香的。

 

口唇顏色

 

脾開竅於口,就是口唇的顏色,會呈現脾胃的健康狀態;嘴唇特別厚還上翹,表示脾胃一定有問題,其胃火可能是不順的,如果嘴唇發黑,則可能是造血功能有問題。

 

四肢力量

 

一個人如果整天都覺得四肢無力,那和脾胃也有關係,因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腿不行和肌肉有關。爬樓梯或走路走多了,就會覺得累,如果不是關節的問題,就是脾胃出了問題。此外,僵直性脊椎炎及很多和肌肉有關的疾病,這肯定是脾胃出了問題。還有包括你的肌肉長的好不好、結不結實,都與脾有關。

 

意志情況

 

脾在志為思,思傷脾。如果一個人經常畏畏縮縮,意志好像不是很清晰,這種狀況也可能與脾胃的健康狀況有關。

 

足陽明胃經經絡穴位圖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

 

經絡好像高速公路一樣,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之端上來到鼻孔,足陽明胃經就從臉鼻子旁邊下去,走大腿、小腿,從腳下去,走到第二個腳趾頭,所以它是連貫的,它的循行有一定的路線,從外面進來就是手陽明大腸經,然後就接著走足陽明胃經,其經絡的循行經過臉部、頭部的旁邊,然後經過肚子,再走大腿、小腿的正面,再走到腳,再從第二個腳趾出來,再從足陽明胃經接上手陽明大腸經(陽明經接陽明經)。

 

女人養顏 掌握陽明之脈

 

人愛漂亮,更要保健脾胃,因為胃的經絡循行,在臉上走了一大圈,從鼻子的旁邊到眼睛的旁邊,又到上嘴唇再到下嘴唇,然後往上繞到頰車穴,整個臉走一趟。胃經包含有5個穴道,其中有好多穴道經過臉部。「陽明之脈榮於面」,所以臉要漂亮、氣色要好,一定要陽明經好,包括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

 

按摩足陽明胃經 養護脾胃

 

胃經經過腹直肌(肚臍旁邊旁開兩寸到三寸半位置),所以就從腹直肌的位置,握緊拳頭推它,順著胃經從胸口往下推。推的時候覺得這個地方特別痛,就多推幾下。因為不通則痛,表示那個地方氣血不通,有點瘀在裡邊。所以如果感覺某處好像有結塊或有疙瘩,就多使點勁揉它,然後再繼續往下推,直到小腹。例如:便秘時就推到天樞穴(就在肚臍旁約3個指頭約兩寸距離),過一會兒可能就排便了。因為「寧失其穴,不失其經」,朝該經脈循行的路線進行推、按、揉,就可以達到效果。

 

陽明經走大腿的正面,就用握拳敲大腿。但是要記住:不要太大力,輕輕柔柔地敲,由上往下敲。譬如看電視的時候就可以敲大腿的正前方,這是保健胃經之道,膝蓋之下的部位,就按壓小腿。

 

此外,也可以肚臍為中心,依順時針方向在腹部按摩,如此一來,胃經、脾經、腎經都獲得保健的效果,起初手可能沒有力氣,以致很容易累,此時可以先按摩36下或9的倍數,但若真的要發揮效果,則要按摩約300下。

 

肚子不舒服,包括:胃病、各種病,可以直接從陽明胃經著手。總而言之,要保健足陽明胃經,就從胸口開始,由上往下推;大腿的部分,用敲的;膝蓋之下的,就按壓。

 

五俞穴(井、滎、俞、原、經、合)是人體經絡的根本,胃經的五俞穴就是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足三里穴,六穴,全部在膝關節以下,胃經上面的都可以從這兒引下來。

 

厲兌穴(位在第2腳趾頭的內側,靠近第3個趾頭)就是胃經的井穴,突然昏倒時,可用指頭掐厲兌穴;腳盤上有「內庭穴」,是胃經的滎穴;順行而上為「陷谷穴」,是胃經的俞穴;「衝陽穴」則是胃經的原穴,而治五臟、六腑的病要找原穴,所以衝陽穴非常重要;此外,在綁鞋帶之處則為「解谿穴」,是胃經的經穴;然後再到膝蓋下面三寸的地方的外側有個「足三里穴」,這是胃經的合穴。中醫講「肚腹三里求」,肚子痛、胃痛要找足三里穴,只要症狀位置為胃經所經過,都可以把它引下來,包括:頭痛、頭暈、牙齒痛,足三里是特效穴。

 

為健康打點 做自己的醫生

 

平時毋須記住穴道名稱,只須在腳盤上按壓,感覺哪一點痛時,表示該處可能氣血有瘀,此時就在該處輕揉按壓5分鐘,待不痛時再按其它地方,按壓五俞穴確實可以治病,且效果很好。

 

這些經絡的保健其實是輔助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生活習慣要歸正、要規律。當然飲食習慣也要改變,因為中醫有一句話叫「形寒飲冷傷肺」,如果拚命敲,平時仍然喝涼的飲料、拚命吹冷氣,那效果便不明顯。唯有改變生活習慣,多敲敲胃經,也許哪一天突然發覺身體狀況已經變好了,因此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