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骨疏鬆症
骨頭是人體中最硬的組織。我們都知道,出了車禍或從高的地方摔下來的時候,骨頭會折斷,但在平常的生活動作中,我們很少去擔心骨頭會折斷。
「骨質疏鬆症」是近來常聽到的字眼,即使沒有聽說過骨質疏鬆症的人,也知道老人很容易骨折的事實。這個老人容易骨折的原因,就是骨疏鬆症所引起的,這樣大家就容易瞭解了。
骨疏鬆症就是骨頭變脆弱,變成很容易折斷的意思。真的骨疏鬆症有那麼多嗎?根據中華民國老年醫學會的調查,台灣的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中,每九人就有一人罹患骨質疏鬆症,而女性比男性多。六十五歲以上的女性,每四人就有一人發生骨質疏鬆症;停經後的婦女,約有百分之二十五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美國衛生部所發表的資料,在美國,每年有一百五十萬人發生骨折,而這些骨折大部分是因骨疏鬆症所引起的。在美國每年就為了這種骨折要花上一百三十多億美元的醫療費。
造成骨疏鬆症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由許多種原因、因素湊合起來所引起的;其中包括有基因、性別、年齡、荷爾蒙、生活方式、飲食等等因素。
大家都知道骨頭是人體中最硬的組織,不過這是就骨頭的外殼而言;其實這個堅固的外殼裡面包的是血淋淋的紅色的骨髓,就是製造血液的地方。
骨頭硬才能保護身體的其他器官,同時也支撐一個人的身體,使身體能自由活動及走動。骨頭的外殼,主要是由叫做「磷灰石」的骨質-鈣的磷酸鹽-所組成,所以會這麼硬。
而人體中的鈣質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儲存在骨頭和牙齒中,只有百分之一是在血液中流動。
鈣質雖然只有身體中總鈣量的百分之一的量在血液中流動,而其餘都在骨頭中,但這百分之一的微量鈣質卻對於心臟的搏動、肌肉的運動、血液的凝固都直接扮演著重要的調節角色。
很微小的血清鈣的變化,就會給維持生命的功能帶來很大的變化影響,因此血中鈣量的調節機能是很複雜、微妙而且是很重要的。為了需要把血液中的鈣量,時常維持在很小的範圍內變動,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Calcitonin、Vitamin D、腎臟都參與這項工作,而骨頭則是很大的鈣的儲藏倉庫,有需要時就很快地釋放鈣出來以供備用。
這麼個很硬的骨頭怎麼會變脆呢?骨頭中的鈣質每天都在儲存和流失的雙方向進行。一個人在年輕時,每天儲存到骨頭裡去的鈣質的量和速度遠大於流失的量和速度。鈣質儲存到骨頭的速度和量在三十歲前後(平常說是三十五歲,其實正確年齡還不太清楚)時達到頂點,以後流失的量就變成大於儲存的量,因此骨頭從三十歲以後,就因為鈣質的減少而開始慢慢變脆弱。
這種流失大於儲存的情形在女性較男性為明顯,尤其在停經後的女性更加明顯。骨頭的鈣質的儲存可以比喻做儲存退休金。當我們年輕時多儲存一些錢進去,年老時就可以有多一些儲蓄來供使用,同樣地,年輕時如果鈣質的儲存過少,當年老時就不夠用而很容易就破產(骨折)了。
因此一般人以為骨疏鬆症的防治是老年人的事是錯誤的,防治應該從二十歲,就是年輕時就開始,不然就會太遲。那麼所謂骨頭鈣質的儲存、流失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要知道骨頭的每一部份經常都在做骨質的重建工作,一個週期大約是一百天。骨頭裡有叫做「破骨細胞」的細胞,當這些細胞接到副甲狀腺的信號時,開始在骨質上挖小洞。破骨細胞的動作使骨質(鈣質)開始流失,接著就有叫「造母骨細胞」的細胞在小洞上補些叫做「類骨質」的物質,這樣,血液中的礦物質(鈣和燐)就在類骨質上面做填補工作而使其變成骨質。
人的骨頭一輩子一直在重複做這一種破壞和重建骨質的工作。年輕時造骨能力較強,所以骨質一直增強,但到了年紀較大時,骨質的破壞工作會高於造骨工作,因此年紀較大後骨質就漸漸的變疏脆了。所謂骨質疏鬆症就是骨骼內空洞太多,骨小樑量減少,骨骼密度降低,骨皮質變薄,單位體積骨骼所含礦物質量減少。
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女性大於男性的四~五倍。女性體內有女性荷爾蒙(雌激素),而女性荷爾蒙具有防止鈣質流失的作用,但是停經後的女性因女性荷爾蒙沒有了,骨鈣質的流失也更加嚴重。年齡超過四十五歲的女性有一半的人患有骨疏鬆症,超過七十歲時有百分之九十的女性有骨疏鬆症。超過六十歲的女性有四分之一的人會有因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症狀,如:駝背、腰痠、背痛等。
據研究,白人和亞洲人的女性比黑人女性容易得骨疏鬆症。一般來說,體格細瘦、年老、更年期早到的女性,嗜酒、躺在床上較少活動、少攝取鈣質的人,以及服用甲狀腺荷爾蒙、類固醇的病人,都是比較容易引起骨疏鬆症的族群。此外,先天性的因素(如骨形成的頂峰期因人而異)佔有百分之六十的比率,因此有骨疏鬆症傾向的家族(如祖母、母親有駝背)的女性應該早在年輕時,就要多注意預防的措施。
類固醇是對骨質的保存造成嚴重損害的藥物;接受類固醇治療的人,在六個月內會失去其骨質的百分之四十。如:氣喘、關節炎的病人,因為長期接受類固醇的治療,所以容易得骨疏鬆症。不過,雖然不多,有少數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在使用類固醇治療時,同時增加鈣質的攝取到每天 1500 mg、外加 Vitamin D 的服用時,可以防止骨質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