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賊擒王體現中醫“治病求根”思想 

擒賊擒王體現中醫“治病求根”思想

 

古時候有一位年過六旬的老翁,身重體胖,手足浮腫,不思飲食,吃了很多行氣消食的藥都不見效。後來一位名醫看了,發現他面色萎黃、脈沉而弱,是氣虛之象,故開了補氣的方子,沒多久就治好了。這個故事運用的是擒賊擒王一計,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先抓住問題的關鍵。

 

擒賊擒王在中醫領域的主要體現是“治病求本”的思想。疾病的發生發展,一般是通過若干症狀顯現出來的,但這些症狀可能只是疾病的現象,而不是本質。只針對症狀治療,就像殺敵只殺卒,雖可暫緩病勢,但是過不了多久,病症又會出現。治病求本,就是直接針對發病的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即直接消滅“敵軍首領”,把根本問題解決,這些症狀也會自然消失。

 

比如陰虛發熱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喉頭腫痛、難以下咽等症狀,但陰虛發熱是本,喉頭腫痛是標。如果喉頭腫痛嚴重,有窒息的危險,應先治喉病,這是“急則治標”;但如果喉頭腫痛已經消除,而陰虛發熱未愈,就需要抓住陰虛進行滋陰治療,這是“緩則治本”。

 

標本的治療法則,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臨床上或治本,或治標,或標本兼治,應視病情變化適當掌握,但最終目的是抓疾病的主要矛盾,這也是擒王之法的主旨。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