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時,佛與大比丘們一起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當時,提婆達多懷毒害之心,誹謗佛,還自認為有理。眾人呵叱他,天龍鬼神、梵天、帝釋天及四天王也明白告知:「不要對佛有懷害之心!不要誹謗佛!佛是三界至尊,具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三達智,心無罣礙,天上天下一切眾生無不歸依佛。為何要誹謗佛?謗佛,會遭無量罪。你想要毀佛,就如同想要舉手擲日月,或以一微塵就想超越須彌山,又或如想持一毛髮穿越虛空,是不可能的。」
提婆達多聽聞此語,還是不願意改變心意。這時比丘們請示佛:「提婆達多為何有那麼深的仇怨,心懷冤結如此難解?」
佛告訴比丘們:「提婆達多不但今世誹謗佛,過去生生世世也是如此!
過去久遠劫前,有一梵志,擁有無數財寶,他有一女兒,長得端正殊妙,無與倫比。這位富有的梵志想將女兒許配給最有智慧且博通經論之人,於是請五百位梵志接受他的供養三個月,然後從中觀察他們的學養、智慧。這五百人中,有一梵志博通三經五典,對於所有問題皆能一一釋疑,堪稱智慧第一,但年老衰朽,相貌丑陋。大富梵志夫妻為此愁憂不已,女兒更是心懷憂惱:‘怎能嫁給這樣的人?這跟嫁給怨鬼有什麼不同?該如何是好!’
正當此時,有一位自遠方來的少年梵志,相貌端正,聰明有智慧,通達三經五典,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能預測災變吉凶,通曉六博、醫道,且具慈悲喜舍之心,對一切眾生,包括蜎飛蠕動、人物之類,皆能慈悲護念。聽聞大富梵志供養五百位梵志三個月,要從中為女選婿,於是前往造訪,與這五百位梵志一一辯論詰問,五百梵志皆辭窮,無法回答,智慧皆不及這位年少梵志,年少梵志遂成為眾中上首。大富梵志夫婦與女兒見此狀,生大歡喜,心想:我們為女求婿,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今日終於能找到如我們所願者。
於是,大富梵志心生變掛,欲將女兒許配予少年梵志。年老梵志告訴少年梵志:‘我已經年老,這位大富梵志原本已答應將女兒許配給我。假如這位大富梵志將女兒嫁與我為妻,我願意將所獲得的財產都送給你,只希望可以換得此女子嫁給我。不要因為我年事已高就這樣毀辱我。’
少年梵志說:‘不可以違背規則作此人情,我應該娶此女為妻,怎可讓給你?’供養五百位梵志三個月的約期期滿,大富梵志便將女兒嫁與少年梵志。年老梵志因此心懷惡毒之念:‘你毀辱我,又奪我妻,我發誓生生世世都要危害你、毀辱你,與你作對。’少年梵志常懷慈心,而年老梵志一直懷著瞋害之心。」
佛告訴比丘們:「當時的年老梵志就是現今的提婆達多,而少年梵志就是我的前身,二人所爭之女即是瞿夷。前世所結的冤結,至今仍未解開。」
佛說此過去宿緣,大眾皆歡喜聽聞。
典故摘自:《生經.卷第一 .佛說前世諍女經第七》
省思:
佛慈悲開示曠劫宿緣,曉諭眾生若未能去除心中的嫉妒、瞋恚,當瞋心一起,就容易失去理智,身、口、意造下種種惡業。藉此公案,反觀自省,在現實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常因「求不得」而起瞋惱心?是否因不如己意,便怨怪他人?能反求諸己,除卻心中的執著、癡心與瞋心,長養慈悲心,不分親疏慈心對待一切眾生,方為真正菩薩行者,亦不負佛慈悲開示宿世因緣之悲心。